轉自:財聯社
由於對特朗普政策的擔憂,在上周五出爐的2月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通脹調查終值數據中,消費者對未來5-10年的長期通脹率預期(下圖藍線)進一步上修至3.5%,創1995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一年期通脹水平未做調整,繼續維持飆升至4.3%的狀態。而2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從1月份的71.7跌至64.7,低於分析師預期,構成該指數的5個成分均出現惡化。
在調查中,超過一半的美國消費者都預期未來1年裏失業率將升高,這也是202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樣在周五發布的標普美國商業活動指數也顯示,2月美國服務和製造業綜合指數降至50.4,為近17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引發預期驟變的核心因素也很明顯——特朗普重回白宮。報告特別點出,現在美國的長期通脹預期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新總統、新政府政策變化的背景下”。
麵對特朗普胡亂揮舞“關稅大棒”,以及美國消費者需要為關稅“買單”的潛在衝擊,美聯儲的官員們一再重申,隨著降通脹進展滯後,現在不會急於降息。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更高的通脹預期,也會帶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最終引導實際通脹上行。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家、調查中心主任Joanne Hsu解讀稱,如果消費者繼續增加支出以避免預期中的價格大幅上漲,較高的通脹預期可能會自我實現。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包括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調查在內,現在美國的經濟數據正在呈現嚴重的黨派對立情緒——預測數字的高低完全看被調查者是否為特朗普的支持者。
例如在對未來1年通脹預期的調查中,民主黨人士的預期達到5.1%,政治中立人士預期為3.7%,而共和黨人士的預期為0%。
在5-10年的預期中,美國人之間的分歧同樣嚴重。民主黨人士的預期達到4.2%,而共和黨人士的預期為1.5%。
從上麵兩張圖也不難看出,僅僅在去年美國大選前,這兩派人對通脹的預期,與現在相比可謂是有著天壤之別。
編輯:馬萌偉
© 1996 - 2019 如火如荼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