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體脂率是什麽意思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體脂率是什麽意思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BMI指的是什麽
BMI是指: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MassIndex,簡稱BMI)。
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身高體重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統計學家及數學家凱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義如下:
BMI=W㷈^2
w=體重,單位:千克;
H=身高,單位:米;
BMI=身高體重指數,單位:千克/平方米
BMI原來的設計是一個用於公眾健康研究的統計工具。
當需要知道肥胖是否為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時,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體重換算成BMI,再找出其數值及病發率是否有線性關連。
由於BMI主要反應整體體重,無法區別體重中體脂肪組織與非脂肪組織(包括肌肉、器官),同樣身高體重的人可算出相同的BMI,但其實脂肪量不同,因此其實BMI是整體營養狀態的指標。
以往拿來做為肥胖的指標,是因發現BMI與體脂肪在統計上有高度相關;但在同樣BMI之下,仍會有體脂肪率的差異。
亞洲人標準
傳統的世衛成人癡肥標準是少30,但亞洲成人指標近被改為27.5。一個BMI達到23的亞洲成年人現在被認為是超重,而理想指數是18.5至22.9。
兒童的BMI數值
兒童的BMI數值並不單單適用於成年人。對於成長中的兒童,我們亦可利用他們的BMI值來推算他們是否超重。以上的BMI計算式亦適用於2-20歲的人,但他們的過重及過輕指標,並非由一個固定的BMI值決定。
這是因為不同地區的兒童有不同的成長速度,若使用一個固定數值,容易做成錯誤判斷。很多國家及地區每年都會為當地的兒童作身高和體重的統計。這些統計數據,都可以轉化成為BMI值,從而再統計出當地兒童的BMI值分布。
根據這個分布,地方健康政府可以推算出當地兒童的過重及過輕指標。一般來說,都會采用統計出來的平均BMI值及其標準差值,再計算出其常態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為過重及過輕指標。另一方麵,其BMI值位於常態分布的85%-95%區段的兒童,他們都有超重的危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詞條--體重身高指數
BMI是什麽意思?
BMI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MassIndex)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主要用於統計分析。肥胖程度的判斷不能采用體重的絕對值,它天然與身高有關。因此,BMI通過人體體重和身高兩個數值獲得相對客觀的參數,並用這個參數所處範圍衡量身體質量。
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理想體重(Kg)=(18.5~23.9)㗨똧平方(單位m)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下的標準,亞洲人的BMI(體重指標BodyMassIndex)若高於22.9便屬於過重。亞洲人和歐美人屬於不同人種,WHO的標準不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情況,為此製定了中國參考標準:
擴展資料: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範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肥胖的亞洲標準: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準來衡量就不適宜。
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專家們認為,亞洲人的肥胖標準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中國標準: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範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準低些。有專家建議,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BMI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