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堂步入仕途後,初任穀城(山東平陰西南)縣令,治理有道,政績頗佳。漢安帝永初年間(107年-113年),西羌人屢屢侵犯今重慶一帶,朝廷連年攻討均未能平息亂局。此時,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官員共同舉薦穀城縣令王堂任巴郡(今重慶)太守。
王堂到任後,撥亂致治,招賢納士,很快平息亂局,深得百姓擁戴。益州刺史張喬專門表奏朝廷,舉薦王堂善於治政,才能出眾,王堂因此調任右扶風郡(今陝西境內)太守。公元124年,漢安帝出巡時,朝廷一些權貴秘密謀反,欲拉攏王堂。王堂拒絕,稱自己蒙受國恩,不可為權貴所屈,於是棄官返鄉以死相守。漢安帝病重時,便有人誣告王堂不忠;安帝病逝,一些謀反的權貴被誅,王堂才得以洗清罪名,並以“守正”為人所稱道。
漢順帝繼位後,王堂再次進京為官,後調任汝南郡(河南上蔡)太守。王堂在汝南期間,搜納賢士,委以重任。後因與大將軍梁商交惡,受其誣告,王堂罷官歸家,86歲時卒。
同名人物:
王堂,字敬伯,三台人,東漢官員,官至汝南郡太守。
王堂步入仕途後,初任穀城(山東平陰西南)縣令,治理有道,政績頗佳。漢安帝永初年間(107年-113年),西羌人屢屢侵犯今重慶一帶,朝廷連年攻討均未能平息亂局。此時,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官員共同舉薦穀城縣令王堂任巴郡(今重慶)太守。
王堂到任後,撥亂致治,招賢納士,很快平息亂局,深得百姓擁戴。益州刺史張喬專門表奏朝廷,舉薦王堂善於治政,才能出眾,王堂因此調任右扶風郡(今陝西境內)太守。公元124年,漢安帝出巡時,朝廷一些權貴秘密謀反,欲拉攏王堂。王堂拒絕,稱自己蒙受國恩,不可為權貴所屈,於是棄官返鄉以死相守。漢安帝病重時,便有人誣告王堂不忠;安帝病逝,一些謀反的權貴被誅,王堂才得以洗清罪名,並以“守正”為人所稱道。
漢順帝繼位後,王堂再次進京為官,後調任汝南郡(河南上蔡)太守。王堂在汝南期間,搜納賢士,委以重任。後因與大將軍梁商交惡,受其誣告,王堂罷官歸家,86歲時卒。
同名人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