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行業龍頭對簿公堂,索賠金額創紀錄
2025年2月10日,光伏行業兩大龍頭企業與的專利糾紛再度升級。
天合光能發布公告稱,已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阿特斯及其全資子公司常熟阿特斯侵犯其兩項核心發明專利,索賠金額合計10.58億元,並承擔維權費用及訴訟成本。這是中國光伏行業迄今金額最高的專利侵權訴訟案件之一。 ⠀
阿特斯於次日(2月11日)發布公告回應,稱其產品未侵犯涉案專利,且已針對天合光能的兩項專利發起無效宣告請求,並強調對方索賠“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
爭議焦點:兩項TOPCon技術專利 ⠀
此次糾紛涉及的兩項專利均與當前光伏行業主流技術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技術)相關: ⠀
專利1:第ZL201710975923.2號“電池模塊”,天合光能指控阿特斯在製造和銷售光伏組件時侵犯該專利。 ⠀
專利2:第ZL201510892086.8號“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涉及電池製造工藝的核心環節。 ⠀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專利原為韓國LG電子所有,2024年由子公司轉讓給天合光能。天合光能稱,阿特斯未經許可使用其專利技術生產TOPCon產品,導致其市場份額和利潤受損。 ⠀
雙方攻防:訴訟與反訴交織 ⠀
天合光能的指控與策略 ⠀
- 國內訴訟:要求阿特斯停止侵權、銷毀庫存產品及設備,並賠償10.58億元經濟損失及400萬元維權費用。 ⠀
- 海外行動:2024年10月,天合光能已在美國特拉華州法院對阿特斯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並啟動337調查,案件因等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決而暫停。 ⠀
阿特斯的反擊與抗辯 ⠀
- 專利無效申請:針對專利1,阿特斯於2024年8月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無效宣告請求;針對專利2,其子公司及第三方企業(如印度Adani公司)已在美國提起無效申請。 ⠀
- 反訴行動:阿特斯於2024年10月在中國起訴天合光能侵犯其兩項專利權,索賠1億元,案件正在審理中。 ⠀
行業背景:技術競爭升級為專利戰 ⠀
TOPCon技術主導市場:2024年,N型TOPCon電池成為光伏行業主流技術,市占率超60%。企業通過專利布局爭奪技術話語權,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頭部企業通過收購LG專利包強化壁壘。 ⠀
專利糾紛常態化:2024年至今,全球光伏行業已發生超10起專利訴訟,涉及隆基、晶澳、正泰等企業。例如,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亞起訴侵權,案件將於2月21日首次聽證。 ⠀
國內專利數量激增:截至2023年底,中國電池領域專利申請量占全球58.5%,但專利質量與有效性爭議頻發。 ⠀
財務影響:業績分化下的風險博弈 ⠀
- 天合光能: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淨虧損32億至38億元,主因行業價格戰及產能過剩。此次訴訟若勝訴,或通過賠償改善現金流;若敗訴,則麵臨進一步虧損風險。 ⠀
- 阿特斯: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341.78億元,淨利潤19.55億元,雖同比下滑但仍為行業少數盈利企業。若被判侵權,可能需支付高額賠償並調整技術路線。 ⠀
專家觀點:專利戰的雙重影響 ⠀
短期風險:訴訟周期長(部分案件需至2026年裁決),期間企業可能麵臨產品禁售、市場信心波動等風險。 ⠀
長期趨勢:專利戰倒逼企業加強自主研發,或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合作。例如,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呼籲“尊重知識產權,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
和解還是持久戰?⠀
盡管雙方態度強硬,但曆史案例顯示,光伏專利糾紛常以和解或交叉授權告終。例如,隆基與韓華長達四年的訴訟最終達成和解。天合光能亦在公告中提及“倡導合作共贏”,暗示不排除談判可能。 ⠀
天合光能與阿特斯的專利糾紛不僅是一場法律較量,更是光伏行業技術迭代與競爭格局重塑的縮影。在行業產能過剩、盈利承壓的背景下,專利戰或成為企業鞏固市場地位的新武器。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案件都將為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路徑提供重要參考。 ⠀
注: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