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在哪個省哪個城市——淮河在哪裏(那省那地)?

淮河在哪個省哪個城市——淮河在哪裏(那省那地)?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淮河在哪個省,以及淮河在哪個省哪個城市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 淮河的位置在哪呢?
  • 淮河在哪個省?
  • 淮河在哪兒?
  • 淮河在哪個省?哪個市?
  • 淮河在哪裏(那省那地)?
  • 淮河在哪裏?

Q1:淮河的位置在哪呢?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穀,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於江蘇省揚州市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為1000公裏。


其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蘇和山東四省,麵積約為27萬平方公裏,以廢黃河為界,整個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係,麵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裏和8萬平方公裏。


淮河位置境域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東部,介於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位於東經111ⰵ5'~121ⰲ5',北緯30ⰵ5'-36ⰳ6',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


北以黃河南堤和泰山為界與黃河流域毗鄰。流域麵積274657平方公裏。淮河幹流發源於河南省桐柏縣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淮河下遊水分三路。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裏。


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公裏;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北上連雲港市,經臨洪口注入海州灣。2003年開通了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遊,緊貼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入海。

Q2:淮河在哪個省?

淮河在河南,安徽,江蘇。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區,由西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幹流在江蘇揚州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1000公裏。淮河下遊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蘇北灌溉總渠和分淮入沂四條出路。


沂沭泗河水係位於淮河東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組成,均發源於沂蒙山區,主要流經山東、江蘇兩省,經新沭河、新沂河東流入海。


地形地貌


淮河流域東臨黃海,西、南及東北部分別為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和沂蒙山等環繞,山海之間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麵積約占流域麵積的1/3,平原麵積約占2/3。


淮河流域東西長約700km,南北平均寬約400km,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海拔在600~1000m之間,豫西石入山最高為2153m。淮河流域上遊兩岸山丘起伏,水係發育,支流眾多;中遊地勢平緩.多湖泊窪地;下遊地勢低窪,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水網交錯,渠道縱橫。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淮河

Q3:淮河在哪兒?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下遊水分三路。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裏;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3.5公裏;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北上連雲港市,經臨洪口注入海州灣。

淮河可以分為上遊、中遊、下遊三部分。支流眾多,曆史上的淮河是一條從淮安雲梯關獨流入海的河流。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河的下遊支流。

淮河和秦嶺一起構成了中國的地理分界線,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年均等降水線大致沿淮河和秦嶺一線分布。淮河沿線經過城市主要有南陽、信陽、阜陽、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淮安、鹽城。除了滁州,淮安和鹽城流行江淮官話,其餘均為北方中原官話。淮河-古淮河以北為華北平原(黃淮平原),以南為長江中下遊平原(江淮平原)在江蘇淮河以南至長江區域又稱裏下河平原,主要城市有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和南通

該答案來自南北遊旅行網官方網站

Q4:淮河在哪個省?哪個市?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在三江營入長江。全長1000公裏,總落差200米。

淮河可以分為上遊、中遊、下遊三部分,洪河口以上為上遊,長360公裏,地麵落差178米,流域麵積3.06萬平方公裏;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遊,長490公裏,地麵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麵積15.8萬平方公裏;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遊入江水道,長150公裏,地麵落差約6米,三江營以上流域麵積為16.46萬平方公裏。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裏,比黃河長800餘公裏,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孫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Q5:淮河在哪裏(那省那地)?

淮河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在三江營南流入江,北流入海。全長約1252公裏,總落差約200米。它可以分為上遊、中遊、下遊三部分,洪河口以上為上遊,長360公裏,地麵落差980米,流域麵積3.1萬平方公裏。


淮河幹流以北為廣大衝、洪積平原,地麵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高程一般15~50米;淮河下遊蘇北平原高程為2~10米;南四湖湖西為黃泛平原,高程為30~50米。流域內除山區、丘陵和平原外,還有為數眾多、星羅棋布的湖泊、窪地。


擴展資料


淮河的氣候: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南北氣候過渡帶,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區,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1一16℃。氣溫變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內陸遞增。極端最高氣溫達44.5℃,極端最低氣溫達-24.1℃。


蒸發量南小北大,年平均水麵蒸發量為900—1500mm,無霜期200—240天。自古以來,淮河就是中國南北方的一自然分界線。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920mm,其分布狀況大致是由南向北遞減,山區多於平原,沿海大於內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淮河流域

Q6:淮河在哪裏?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麵,都有顯著差異。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在中國中部橫亙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它就象一堵“擋風牆”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


自古以來,因秦嶺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秦嶺南北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麵的不同,被稱為我國南北的分界線。習慣上稱秦嶺以南為我國南方,秦嶺以北為我國北方。但秦嶺正式的名稱是自漢代才有的。


擴展資料:


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首先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幹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然而,這個過渡和變化是通過相當寬的一個帶來完成的。在淮河兩岸,相隔一二十公裏甚至更寬,並看不出氣候、農業、自然景觀等方麵有什麽變化。實際上,由於淮河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南北冷暖氣流暢通無阻,確實也不可能產生一條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線來。


以“橘逾淮而北為枳”為例,由於我國東部地區冬季中南下冷空氣強,常常帶來柑橘致命低溫,因此現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長江兩岸,除了局部有利區域外,一般也沒有種植柑橘的經濟價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南北分界線

關於淮河在哪個省和淮河在哪個省哪個城市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淮河在哪個省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