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裏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英國國會保守黨籍議員,2008年5月1日擊敗工黨候選人肯·利文斯通當選倫敦市長。2012年5月4日臨近午夜揭曉的倫敦市長選舉中,保守黨候選人、現任市長鮑裏斯·約翰遜再次以微弱優勢擊敗工黨候選人肯·利文斯通,獲得倫敦市長新的四年任期。,

人物經曆

鮑裏斯ⷧ𔄧🰩œ生於美國紐約,育有兩子兩女。先後就讀於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和著名高校牛津大學,與前任保守黨領袖戴維ⷥᦢ…倫同為布靈頓俱樂部會員。

先任《旁觀者》周刊記者,後出任編輯,出版過曆史著述。

2001年6月當選議員,2004年任保守黨副主席,成為保守黨前座議員。同年11月因被曝與一名《旁觀者》女性采編人員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被解除以上職務。

2005年,卡梅倫成為保守黨領袖後,出任保守黨“影子內閣”教育大臣,稍後辭去《旁觀者》編輯職務。

2007年7月為準備參選倫敦市長而辭去“影子內閣”教育大臣職務,同年9月由保守黨正式確認候選人資格。

鮑裏斯・約翰遜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2008年5月,45歲的鮑裏斯ⷧ𔄧🰩œ當選英國倫敦市長。

2012年5月4日,鮑裏斯ⷧ𔄧🰩œ以微弱優勢再次擊敗了工黨候選人肯ⷥˆ首‡斯通,成功連任倫敦市長。

2015年2月,鮑裏斯ⷧ𔄧🰩œ表示自己將放棄美國國籍,表明自己效忠的國家是“不列顛”,而不是“美利堅”。

2016年6月30日,宣布不參加保守黨黨魁競選。

2016年7月,鮑裏斯ⷧ𔄧🰩œ擔任英國外交大臣。

2017年2月,約翰遜已放棄美國國民身份來終結多重身份和高額稅單。

2018年7月9日,英國首相府確認,英國外交大臣鮑裏斯ⷧ𔄧🰩œ辭職。根據英國首相府發布的聲明,英國首相特雷莎於9日下午接受了鮑裏斯的辭職。聲明稱,英國將在晚些時候宣布鮑裏斯的接任人選。特雷莎對於鮑裏斯的工作表示感謝。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鮑裏斯是兩天來第二位辭職的內閣大臣。他的辭職是與特雷莎在脫歐問題上的分歧有關。在其辭職的30分鍾後,特雷莎將宣布新的脫歐計劃。

當選市長

倫敦新市長選舉2008年5月2日深夜揭曉,滿頭亂蓬蓬金發的保守黨人鮑裏斯ⷧ𔄧🰩œ獲勝,結束了工黨市長肯ⷥˆ首‡斯通的八年“統治”。

利文斯通曾以特立獨行,敢說敢做著稱,在這方麵,同樣個性鮮明的新市長約翰遜也不遑多讓。

比利文斯通年輕近20歲的鮑裏斯ⷧ𔄧🰩œ1964年出生在紐約,5歲時跟隨家人移居倫敦。出身土耳其貴族的約翰遜說自己有法國、土耳其和德國的血統,是個“多民族融合體”。

像許多保守黨精英一樣,約翰遜曾就讀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後來進入牛津大學貝列爾學院。相比而言,利文斯通是船長的兒子,沒上過大學,在工黨內以“瘋狂左派”而知名,被人稱作是“紅色的肯”。

大學畢業後,約翰遜從《泰晤士報》的實習生開始其記者生涯,曾先後擔任《每日電訊報》記者和《旁觀者》雜誌的主編。他還出版了個人文集《把你耳朵借給我》、曆史著作《羅馬之夢》、自傳《朋友、選民和同胞們》和政治喜劇小說《72個處女》等7本專著。

與時任保守黨領袖卡梅倫一樣,約翰遜喜歡騎自行車。已婚有四個孩子的他還喜歡畫畫、打網球。2001年,他當選為英國下院國會議員,曾擔任保守黨副主席、影子內閣的藝術部長和教育部長等。2004年,約翰遜曾因性醜聞被解除保守黨副領袖職務。

約翰遜在英國出名還因為他經常在電視上露麵,他曾客串主持BBC的一檔搞笑談話節目“我有沒有給你新聞”。約翰遜的玩笑和搞怪形象讓他家喻戶曉,也讓他在2007年決定參選倫敦市長時,讓很多人懷疑他是不是真地想得到這份工作。

約翰遜承諾將降低倫敦的犯罪率、改善倫敦的交通狀況等,即將在2012年舉辦的倫敦奧運會顯然也是他的工作重點。2008年中國新年的初一,約翰遜曾在華人地區議員的陪同下,前往倫敦唐人街拜年,以示對華人社區的重視。

但是,英國保守黨黨員鮑裏斯ⷧ𔄧🰩œ從來就不是一個對華友好的人士,在2008年5月3日某網站的一篇文章裏揭示,他曾在文章裏寫過:“中國文化影響近乎零,亦不會增加。”他也曾在曾任職的《每日電訊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對人類文明沒有絲毫貢獻“。美聯社指出,他所在的保守黨普希望他出席北京奧運會時,不因一張大嘴巴得罪東道主。在北京奧運會的會旗交接儀式上,其傲慢無禮的態度再次引起中國人民的不滿。

附:倫敦新市長:中國對人類文明毫無貢獻

英國執政工黨繼地方議會選舉慘敗後,再在倫敦市長選舉中失利。保守黨候選人約翰遜(Boris Johnson)以53%得票率,擊敗得票47%的現任市長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成為倫敦新市長。約翰遜以言論出位、作風標奇立異著稱,他曾負麵評論中國,輿論關注他上任後如何處理對華關係。

新市長嘲“中國對人類文明無貢獻”

倫敦是上屆奧運主辦城市,約翰遜將於2008年8月代表倫敦在北京奧運閉幕式上接過奧運旗幟。他曾在著作寫道,“中國文化影響近乎零,亦不會增加”,亦曾在曾任職的《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指“中國對人類文明沒有絲毫貢獻”。美聯社指出,保守黨會希望他出席京奧時,不因失言得罪中國。

連任市長

英國倫敦市政選舉委員會2012年5月4日深夜宣布,保守黨候選人鮑裏斯ⷧ𔄧🰩œ成功連任倫敦市長。計票結果顯示,約翰遜獲得了105.48萬張選票,得票率51.53%。而工黨候選人肯ⷥˆ首‡斯通獲得了99.23萬張選票。由於倫敦奧運會召開在即,此次市長選舉備受矚目。現任市長約翰遜通過兩輪投票,最終以微弱優勢戰勝老對手、前任市長利文斯通。

相關事件

英國《每日郵報》2011年5月28日報道,倫敦市長鮑裏斯ⷧ𔄧🰩œ向外界表示,將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英國時的車隊征收擁堵費,每輛車16美元(約合104元人民幣)。

約翰遜說:“雖然教皇訪問時曾享受豁免,但這是因為當時警方封閉了街道,而奧巴馬訪問時街道並沒有封閉。我們要對高峰時期出現在擁堵區的車輛征收擁堵費,奧巴馬的車隊也不例外”。

美國大使館認為這是一種稅費,僅能向英國人征收,並堅稱不會支付這筆罰款,也不會支付總統座駕以及車隊裏其它車輛的擁堵費。美國大使館的一位發言人說,1960年的《外交關係維也納公約》禁止向外交使團征收此類費用。

但約翰遜在這個問題上堅持自己的觀點,並在白金漢宮的一次國宴上親口跟奧巴馬說,他的“野獸”不會受到優惠待遇。約翰遜還向奧巴馬“控訴”美國大使館拒絕支付870萬美元(約合5655萬元人民幣)的擁堵費。

訪問中國

正當英國輿論就首相卡梅倫因會見達賴而同中國關係鬧僵耿耿於懷時,倫敦市市長鮑裏斯·約翰遜2013年5月9日高調宣布,他將於2013年10月率領英國商團訪問中國。在被媒體問到對卡梅倫訪華被拒一事如何看時,他以玩笑口吻指出,相信卡梅倫2008年難以訪華,“除非偷偷藏在訪問團乘坐的客機裏”。英國《泰晤士報》稱,約翰遜此訪可能給唐寧街10號帶來問題,首相府不想看到自己泡湯的出訪計劃被一個市長取代。英國《衛報》分析說,約翰遜在英中高層互訪活動停滯時“捷足先登”獲得訪華機會,將會助推他今後角逐英國保守黨領袖甚至首相的寶座。

“鮑裏斯贏了首相”,英國《每日電訊報》9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約翰遜當天在倫敦出席一場全球投資會議時對外界證實,他將在2008年10月初率領一個大型商貿代表團訪問中國,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搭建與北京的聯係。文章稱,約翰遜強調自己與北京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前一天還同多名來自北京的投資者舉行了會談。《泰晤士報》稱,“沒有會見達賴喇嘛的約翰遜獲得了中國的訪問邀請”,“官員訪華必須獲得中國政府的邀請,因此英國大臣們事實上已經被禁止訪華”。

約翰遜雖然隻是倫敦市長,但在英國政界及當地社會一直是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被英國不少政治分析人士看作是卡梅倫的真正接班人。路透社的報道說,現年48歲的約翰遜以口無遮攔但言語生動、行事怪誕而聞名,而他被視為卡梅倫的可能競爭對手之一。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令約翰遜的支持率一路飆升。但約翰遜對自己的長遠政治目標長期以來一直都避而不談,對他可能會成為下任首相的說法經常會岔開話題。2007年被問到這一問題時,約翰遜表示,他“成為首相的幾率與他被飛盤削掉腦袋差不多”。但在2008年3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一個紀錄片節目訪問時,他表示“覺得當首相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自己願意“試試看”。

《泰晤士報》10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2005年,中國將英國列為歐洲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國。但2008年,英國已經位居德國和法國之後。《衛報》稱,對於卡梅倫訪華被拒,英國首相府仍然在極力淡化這一話題。在8日的議會上,卡梅倫稱其領導的英國政府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藏獨”,尊重中國主權,他已與中國領導人早前通過電話,期待兩國未來加強合作。

體驗北京地鐵

2013年10月15日,北京,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體驗北京地鐵一號線,從西單站乘坐至公主墳站,與交通負責人進行交流,視察中國首都的交通是如何運營的。

在一座難求的北京地鐵1號線上,誰會對一個空位說No呢?倫敦市長鮑裏斯ⷧ𔄧🰩œ是其中一個。鮑裏斯在英國政壇以率性隨和出名。15日15:35,攜經貿團來中國訪問的鮑裏斯,來到地鐵西單站,親自體驗了一下地鐵1號線。

讚北京地鐵環境“真幹淨”

一頭標誌性的金發,讓昨天下午出現在地鐵裏的鮑裏斯非常惹人注目。

“我早就想來體驗北京地鐵了!”鮑裏斯對新京報記者說道,他語速飛快,“我2006年來過,2008年來過,不過都沒有機會坐地鐵。”

說完,他抬頭看看地鐵裏的環境,用典型的英式誇張說,“太棒了!真幹淨!”然後問記者,“票價多少錢?”聽到“2元全程”時,他立即說,“真便宜。”

連續發問被讚為“地鐵專家”

下午3:40,地鐵站內等車的人不算多,但是地鐵裏擁擠依舊。鮑裏斯一上車,有的乘客就認出了他是倫敦市長,加上跟著他的眾多記者,車廂裏引起了一陣小轟動。鮑裏斯為此很不安,他忐忑地說道,“我是不是嚇著大家了。”

在地鐵上,鮑裏斯扶著把手,向北京地鐵相關負責人問東問西。當聽說1號線地鐵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時,他“哇”了一聲,“真厲害。”

他還問了很多專業問題,“地鐵下麵是雙軌嗎?出問題,怎麽處理?”連向他介紹的北京地鐵負責人也稱讚他,“堪稱地鐵專家。”

當鮑裏斯身後的一位乘客下車後,身邊的隨行人員都讓鮑裏斯坐下。“我可是位紳士,”鮑裏斯堅決拒絕,“我不坐。”後來實在堅持不過勉強坐下的他無奈地說著,“我真不習慣,這麽多人還站著,我卻坐下了。”

北京地鐵乘坐感受:“人多”

體驗行程在公主墳站結束。問到對北京地鐵的感受,鮑裏斯連連稱讚。“幹淨有序,一切都運轉得很好。”隻是有一點,人多。“現在是非高峰時期,已經和倫敦地鐵高峰時段的人流差不多了。”

和中方接待人員告別時,北京地鐵負責人表示要和倫敦地鐵交流經驗,率直的鮑裏斯立即提出要交換名片。

此次體驗是鮑裏斯6天訪華行程的一部分,他此次訪華,目的是為倫敦吸引更多投資,同時向中國人進一步推介倫敦的旅遊和教育。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